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学校综合改革政策权威解读之——珠海校区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8-10-30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领导就师生、校友关心的重大改革举措和关键问题进行权威解读,以解疑释惑,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改革发展共识,形成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


本期解读人:副校长 王守军


问题:珠海校区转型升级的整体规划和近期进展情况?


一、珠海校区定位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并确定了构建以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北京校区、珠海校区将形成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功能定位。


珠海校区侧重于教师教育规模的扩展、学科布局和结构的完善。功能定位是卓越教师及相关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尤其是服务港澳人心回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培养、以及拓展学科和培育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珠海校区规划师资规模1100人,在校生规模12500人,其中本科生8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


二、转型升级目标


珠海校区将建设成为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将建设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的“黄埔军校”,将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型“教育硅谷”。具体而言,珠海校区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是“扩展”,即北京师范大学支撑教师教育发展的基础学科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学科群和生态文明学科群等在南方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增量”,珠海校区与北京校区在学科布局上统一规划,在学科方向上有所不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协同发展;


三是“提升”,珠海校区要面向全世界延揽人才,并通过“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珠海校区将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优势,汇聚全球优质资源,集中彰显教育特色,服务广东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广东省跻身全国基础教育第一梯队;将突出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聚焦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开展国际化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教育、文化、健康、科技于一体的高端科教中心、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世界一流的教育、文化等资源高地,打造高水平、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产业群,成为推动广东省及珠海市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和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动源。


三、建设进展情况


2017年起,我校启动珠海校区筹建工作。珠海校区建设将和珠海分校转型统筹推进。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学校已经启动教师公寓、幼儿园与儿童博物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启动了工科楼及理化楼、“一带一路”培训学院与校园西区运动综合体项目的选址及空间规划方案讨论工作。


2.修缮项目进展情况


校区已经开始进行4号教学楼及培训公寓翻新改造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将为校区提供5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公共空间和900套学员公寓、博士后公寓和教师公寓。开始进行元白楼维修改造项目的概念设计和相关工作;开始着手进行风雨操场维修项目的论证;开始变配电(京师家园和风雨操场临电系统、海华区域电力增容)改造。


3.运行机制逐渐形成


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原则,由珠海分校现有机构同时挂牌并承担珠海校区的相关职能,实行一体化日常运行,实现一体运行、无缝对接、平稳转型、持续提升。学校本部与珠海校区之间实行紧密的业务联系,学校本部管理部门对珠海校区管理部门进行政策指导、业务培训。校区还聘用了高水平的建设总顾问、建设管理人员和人才工作顾问,投入转型升级工作。


4.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校区已经确定了10余个入驻单位的空间资源配置,并按照各单位的要求进行办公场所的装修改造。


5.入驻机构建设情况


校区已经批准两批共20个机构在珠海校区的科研机构设置。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已经在珠海校区建设分院,并开始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的运行。一带一路学院将于7月成立,从事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中外人才培养和智库研究。学校在珠海校区成立了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和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作为珠海校区学术组织、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改革支撑平台。


6.珠海校区的制度建设


珠海校区逐步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做到改革、运行和发展有据可言。近期已经在招投标、建设工程定标、教学科研用房配置及使用、教师公寓配置及使用、科研机构孵化暂行管理办法等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正在整理和完善关于财务、人才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体系。


7.招收博士后的工作


目前,珠海校区已经由各学科提出、学校审核批准,在珠海校区开始招收高水平博士后人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大学延揽短期研究工作人才,并为未来师资建设储备人才。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